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車壇事件簿

先進節能工藝

Volkswagen DSG變速系統

2013-04-10 作者:編輯部 / 攝影:編輯部

▲DSG其實是Direct Shift Gearbox的縮寫,最早曾於1980年代賽事中嶄露頭角。

 

隨著國內油價的波動不斷,每當中油宣布價格調漲時,加油站外總會見到大排長龍,而在這樣的情勢下,省油節能也成為近年來國內外車壇最熱門的話題。其實,一部省油節能的車款,要具備有效率的引擎動力系統外,攸關動力傳遞的傳動與變速系統亦是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而來自德國的Volkswagen,旗下車系所搭載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正是節能領域中的翹楚,也是該品牌最引以為傲的科技之一。

談到節能減碳這項議題,對於環保法規日益嚴苛的絕大多數歐洲國家,可說是相當棘手的問題。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無一不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在保有充沛動力的同時,將燃油效率提升到極致。這希望馬兒跑,又要馬兒吃得少的矛盾想法,可讓產品研發團隊傷透腦筋。也因此在這幾年我們可以見到許多小排氣量引擎、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柴油動力引擎、油電混合動力引擎便孕育而生。當汽車廠商研發出更為節能的動力來源後,如何去減少動力傳遞過程中不必要的能源耗損,才是一款車輛節能與否的關鍵。

換個角度來看,只要能做到減少動力流失,便能夠大幅提升車輛燃油經濟性。目前放眼全球車壇,市售車當中動力傳遞最直接、傳輸速度最快、最符合駕駛日常使用便利性的變速系統,則非Volkswagen集團旗下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莫屬。

 

 

技術革命

其實對於許多Volkswagen的死忠車迷粉絲來說,肯定不會對DSG自手排變速系統感到陌生。而DSG其實是Direct Shift Gearbox的縮寫,中文直譯為直接換檔變速箱,最早曾於1980年代賽事中嶄露頭角。一直到2003年搭載DSG的Volkswagen車款才首度與消費者見面,由於提供了更加優異的省油特質與快逸的駕馭感受,這股DSG熱潮直到2013年的今天,不但未見衰退,更成為眾家廠商爭相效仿的典範。

而今天我們能享受如此便捷的變速箱科技,背後可是經歷多次的技術革命,這包含手排變速箱同步器實際搭載於量產車款、自排變速系統的普及化。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市售車款,也進而演變為手排與自排兩種變速箱形式。而這兩種系統亦各有優勢,自排變速系統提供了日常都會使用的便利性;手排變速系統則提供較為直接的傳輸特性,從老一輩常說手排車較省油的觀念來看,便可窺知一二。

此時研發團隊便開始思索,如何將兩者優勢結合,創造出傳遞效果優異,同時保有駕駛便利性的另一種可能。因此在車壇中曾出現,由電子控制離合器的手排變速系統,這類型的產品雖然省去駕駛踩踏離合器的動作,但檔位方面仍需要由駕駛自行控制,也始終不如標準自排變速系統來得便利,以致於此類型系統被視為曇花一現的過度時期產品。

終於在1996年,BMW發表了第一代SMG單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可完全由電腦控制離合器,並由電腦判讀車速自動變換檔位;而Ferrari也推出可由換檔撥片控制檔位,同時也能切換成自排模式的自手排變速系統。此時,如此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產品才逐漸被世人所注意到,這種稱為自動手排系統〈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AMT〉逐漸獲得大眾化車廠採用。

 

▲採用雙離合器結構的DSG變速箱,以一組離合器控制奇數檔,另一組負責控制偶數檔。

 

精密工藝

即使,單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在決定換檔時機,已考量到許多行車上的因素,包含當下車速、節氣門開啟程度、引擎轉速、車輛行駛路況等,但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仍覺得它不夠聰明。其原因在於雖然已做到結合手排的傳遞直接、自排的駕駛便利性,但當駕駛純以自排模式行駛時,單離合器變速系統換檔時的頓挫感,仍令許多消費者感到卻步。唯一能降低頓挫的方法,則是駕駛必須以手排車的邏輯去操作,在換檔同時,將油門踏板鬆開,待檔位變換完成,再踩下油門踏板。相信這對許多以往開慣自排車的駕駛而言,是須要長時間來適應,甚至於感到難以接受。

而由Volkswagen所推出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與其他產品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雙離合器的結構,其中一組離合器(濕式為多片式;乾式機型為單片式)控制奇數檔位與倒車檔,另一組則負責控制偶數檔位。經由電腦的精密運算,當其中一組離合器與檔位接合時,另一組離合器已呈待命狀態,一接受到換檔訊號時,便能夠迅速切換。這一來一往的反覆作動,確實能夠大幅降低換檔時間與頓挫感,同時也使動力傳遞的流失降到最低,達到節省油耗的最終目標。

由於動力傳遞方式更為迅速直接,因此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也能夠提供更為流暢的加速反應。雖然說優異的性能表現,是追求節能所意外創造的附加價值,但在講求節能的同時,還能提供車主快逸的駕馭感受,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那一石二鳥的優異性能,確實值得讚揚。

 

▲DSG變速箱搭配渦輪增壓TSI引擎、柴油動能TDI引擎後,更能相輔相成完美演出。

 

節能思維

由於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能夠帶來極為順暢的換檔反應,因此許多消費者總會沉溺於激情的加速氛圍,而捨棄正確的駕車方式。其實,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的使用方式,已相當接近自排車的操作,只要正常的使用DSG變速箱,它絕對能夠帶來令人驚艷的動能與低油耗表現。這也是為什麼由Volkswagen所帶起的雙離合器自手排風潮,近年來能夠襲捲國際車壇,包含Porsche、Mercedes-Benz、BMW、Volvo、Ford與Fiat等國際一線汽車大廠所推出的市售車款,皆選擇此類型系統作為主打節能的秘密武器。

而Volkswagen之所以能從容面對日益嚴苛的歐洲環保法規,除了具備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外,再加上精良的高科技節能引擎,如小排氣量渦輪增壓的TSI引擎、柴油動能的TDI引擎等。兩者相輔相成的完美搭配,使Volkswagen這間德國車廠所推出的產品,皆具有著節能表現優異的品質保證!

 

  


 

民怎與官鬥? 福斯車最大誠意!交通部自取其辱?! 

 

 

今年一月中旬,交通部主動啟動調查機制,調查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變速箱瑕疵;這是繼1997年富豪汽車的「疑似」暴衝事件後,16年來交通部第一次啟動車輛的調查作業。

這次交通部的「主動」調查,預計到六月底調查報告出爐,若確認具有安全疑慮,交通部表示將會強制福斯召回搭載六速和七速DSG變速箱的七款、超過四萬輛車;到時福斯若仍不願意配合全面召回,交通部將祭出重罰,而最重的懲罰將是「停止車輛銷售」。

 

官大學問大

然而讓交通部真正「認真」起來的原因,才不是社會大眾提出的問題真的「上達天聽」。據「財訊雜誌」記者黃靖萱報導,交通部高層購買了一輛福斯車,也遇到同樣的變速箱「進入保護模式」,福斯雖以一貫程序處理,但這位交通部高層仍要求部裡「好好處理」。

日前交通部所謂的專家學者的研討會裡,交通部路政司長陳彥伯更表示,民國八十六年富豪汽車疑似暴衝事件,交通部曾援用消保法對富豪車輛啟動調查,後來結果顯示暴衝可能是「人為因素」;但政府以公權力介入調查,已使得車輛銷售大受影響,車商連車型、代理權都更換;因此,呼籲車商(本事件中的福斯)盡速本於企業責任主動召回改正。

此番的作為與說辭,已經暴露交通部官員「官大學問大」、「事不關己、己不關心」的醜陋面孔,進一步更是以「法律千萬條,要用自己喬」的手法,來恐嚇、對付車商!

  

瞎了眼

姑且不提交通部對民間企業承辦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是如何地護航,首先令人質疑的是,交通部以及所謂的「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真有能力去調查目前世界最先進、最節能的雙離合器變速箱?而這款不論七速、六速的DSG變速箱,真的造成所謂的「傷亡」了,需要交通部「邁開大步」出面處理?

那麼就過去本刊曾經採訪與報導過的Toyota多起疑似暴衝造成受傷、死亡的案例,幸運活下來的車主都是「人證」,交通部都以怎樣的理由,可以「視而不見」?千餘台Toyota Altis計程車油泥不斷發生、累積,計程車司機甚至包圍Toyota保修廠,交通部對這樣的引擎是以怎樣的理由不算是「重大瑕疵」?而當美國Toyota、Lexus疑似暴衝的事件越演越烈、瑕疵召回層出不窮,和泰汽車以國產車零件不同、一筆帶過的時候,交通部又何嘗「緊張」起來「替民眾把關」?

今日一具變速箱的問題,竟勞動交通部點名調查,只因為部長也「身受其害」?那麼早知道可否請交通部多採用Toyota、Lexus,一旦碰上疑似暴衝的現象、油泥累積,交通部才能真的「感同身受」?也才能知道銷售龍頭下的瑕疵事件受害者,多麼苦不堪言!又豈止是一具變速箱進入保護模式可以比擬!

 

 

DSG無罪

節能減碳的時代潮流當道,DSG「雙離合器自動手排變速箱」的出現可說是解決了「想要手排的效能」、「不想踩離合器」的人類天生惰性,而且附加的好處是帶來充沛的動力表現,而這具DSG變速箱在歐洲表現十分良好,就算在「地狹人稠」的「亞熱帶地區」,DSG變速箱也未出現大規模的「水土不服」,然而其所帶來的「高效率傳輸」效果,卻不容否認;而相信「英明」的交通部長,也曾感受過DSG所帶來的節能效果。交通部所謂的DSG故障通報案例,也僅僅台灣所販售福斯DSG車輛的1%左右,扣除所謂的通報案例,讚揚並正確使用DSG的車主大有人在。

然而正如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所說,福斯汽車自2004年至2012年全球售出755萬輛配備DSG變速箱車款,並未接獲因該狀況導致任何意外事故或車禍。太古標達也已針對變速箱提供免費檢測維修服務,包括可解決此問題的軟體更新,以及必要時進行離合器、變速箱免費更換;為解除車主疑慮,同時宣佈將DSG變速箱的保固時間延長至5年不限里程。

如此的模式對一家僅僅是「總代理」的太古標達來說,很可能已經是能做到的上限,畢竟所謂真正的「召回」,也得總公司衡量全球的案例、提出解決之道後,代理商才有權限實施。在並非全球普遍均有案例、好比美國有Lexus疑似暴衝、台灣也有數起Toyota疑似暴衝與本地明顯油泥問題的情況下,交通部未對Toyota採取任何動作,卻強加要求福斯「召回」不僅霸道、而且失之公道、厚此薄彼,甚至更顯其針對性。

 

顢頇無能交通部?!

如果交通部真的打著「維護消費者權益」、「主持正義」、「為人民做事」的旗號,那麼早在16年前就應該要有一部台灣的「檸檬車法案」;那麼當台灣的Toyota車主遭遇瑕疵車問題的時候,也早有尋求解決的管道。而今日針對福斯汽車的大動作,徒顯交通部過去16年來「不知民間疾苦」,只會跟大財團「眉來眼去」、「暗通款曲」,受了點小氣就端出好大的「官威」;這種領納稅人薪水,卻自視為「高官顯爵」的交通部,不配稱為「人民公僕」,幼稚行為實在可歎。

 


 

Toyota Altis「疑似暴衝」車毀人傷

消弭不利報導 財大氣粗的處事手段

 

 

時常關心汽車動態的讀者,對於「車輛暴衝」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當車廠發現車輛在某些機械部分出現瑕疵,或車主發現的問題以及出現狀況後,車廠應在最短時間內對外發佈消息,告知消費者該車廠所生產的車輛疑似出現什麼問題,處理情況如何,以及後續的補救,而這才是一家負責任與具規模的車廠應有的經營態度,而不是企圖掩蓋消息,以大企業的威勢讓真相石沉大海。

 

於92年8月2日上午10點所發生的Toyota Altis暴衝事件,事發當日胡先生與太太正要外出吃飯,到地下停車場發動汽車後,並緩慢行駛約10公尺後,正想用遙控器打開停車場電捲門,沒想到汽車突然無法控制,轉速迅速向上提昇至2000轉以上,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汽車以時速60公里以上的速度加速向前「暴衝」約30公尺,胡先生猛踩煞車無效,衝撞牆壁,車頭全毀,導致胡先生本人胸腔嚴重挫傷胡太太則被安全帶嚴重勒傷且左腿骨折,送榮總緊急開刀治療。事發時,受傷的胡先生即向警方報案,而豐田汽車公司當時即請全鋒道路救援拖吊車將該車拖回總廠,即沒有出面與胡先生聯繫,10天後,胡先生打電話詢問國都豐田天母營業所業務員,業務員告知:該車並沒有問題,營業所王所長建議胡先生將車修好,可以用中古車的方式幫胡先生轉售,自此,豐田天母營業所就再也沒有與胡先生溝通聯絡,由於當事人認為豐田公司並未做出善意回應,因此胡先生氣憤難平轉而向台北市議員李慶元陳情。 

 

台北市李慶元議員要求 和泰應全面召回檢修Altis

據胡先生側面向從事汽車業二十年的友人打聽,得知Toyota Altis汽車是已遭日本消費者列為有瑕疵設計的車款,故而轉向台灣大量銷售,類似胡先生的台灣消費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成了生命、金錢的損失。台北市議員李慶元表示,根據胡先生描述,以及車頭毀損實況,當時時速應超過60公里以上,而依常理判斷在地下停車場不可能高速行駛。市議員李慶元要求豐田公司應該對本案負起全部責任包括更換豐田他款新車給胡先生,並賠償全部醫療費用精神損失及撫慰金。此外,豐田公司要將所有已售出的同款車全面召回檢修,同時,向社會交代清楚。

 

 

台灣車界的邪惡帝國? 

而身為國內五大車廠的龍頭,每年花費了大筆的廣告預算在國內各大媒體推銷自己的商品,但這次事件在92年八月二十二日才由台北市李慶元議員出面召開記者會後才曝光,當天除了中時晚報、聯合晚報以及部份有線電視新聞出現此一新聞事件外,次日的報刊僅有蘋果日報等少數媒體報導此一事件;事實上,和泰汽車在記者會當天,就透過各種管道向各大媒體高層表示高度關切,而各大媒體又可能為了考量Toyota 龐大的廣告預算便停止報導此「Altis暴衝」的重大消費新聞事件,當然,若堅持報導依照和泰汽車公司以往的作法,該媒體將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失去這個汽車業界大金主的廣告奧援。

由此推論,和泰汽車若不認為自己的車子有什麼問題,那麼為什麼不讓這件事情付諸社會上的所有消費者公斷,又為什麼要利用廣告來做為要求媒體停止報導的手段,迫使各家媒體不得報導此一事件,企圖淡化、甚至掩蓋這整件事情。如果不是由李慶元議員出面召開記者會·那麼這整件事情有著極大的可能會石沉大海,永遠沒有讓社會上其他消費者得知的一天。同時,如果沒有中時晚報、聯合晚報、蘋果日報以及本刊等少數媒體本著媒體人的新聞道德以及社會良知,那麼這樣的一個事件更永遠不會在社會大眾面前呈現。不得不以合理的推斷來看這樣的事情,在目前國內消費意識抬頭的情況下,到底還有多少類似的事件是被和泰汽車以這樣的方式淡化、甚至掩蓋過去!

 

事件評論

站在汽車專業媒體的立場上,根據當年的調查一致的指出一個事實,就是「暴衝」、或說「無預期加速」事件,而到目前為止,仍不能以科學的方式,證實是由於車廠設計不良所導致的,但導致車主夫婦嚴重的外傷卻是不爭的事實,而Toyota欲蓋彌彰,企圖淡化此事件甚至引導媒體消弭事端更是有目共睹;然而,以「消費者服務」作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和泰汽車,卻不願意為了這次暴衝事件做最有道德誠意的表示,在發生如此悲慘的事件時,也無一肩擔起道義上或是實質上的責任,而我們所看到的卻是封鎖媒體報導,急著澄清Altis是否真的出現暴衝。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企業精神,實在不是一家負責任與具規模的車廠應有的經營態度。

   


 

衝、衝、衝 連三衝 Toyota交車禮?

 

 

剛落地、開不到1000km的Camry在車主夫婦面前上演「三次」疑似暴衝徵兆,猛然飆高的引擎轉速與噪音,任誰都要嚇壞!Toyota卻毫無解決的能力與誠意!

本刊曾接獲台中一位吳先生來電表示,自己全新的Camry剛交車使用不久,就發生「疑似暴衝徵兆」;所幸在車主及時處理得當下未釀成禍事。然而這種徵兆僅發生一次,可以合理懷疑人為操作疏失;但是新車不到1000km的里程,這種情況就發生了三次,也確定了沒有操作疏失,難不成這是Toyota最新的交車大禮?

 

驚魂鬼門關

吳先生在2006年5月19日,自Toyota中部豐田汽車購入一部2.0升Camry,在交車後不久的5月24日晚間19時48分(總里程數約200km),自台中某家大型賣場停車場駛出停車格。此時吳先生如同一般駕駛人,輕踩著煞車讓車頭輕輕帶出,將要駛出停車格之際,引擎轉速突然飆升直指4000rpm,並且車輛有突然向前衝的跡象。吳先生訝異之餘不敢大意,趕緊踩死煞車踏板並迅速打入N檔,這個「疑似暴衝徵兆」才解除!接著5月29日晚間在同樣大賣場、隔天晚上20時48分在台中某路口欲停等紅燈,前述的情況又再次發生,轉數更提高至6000rpm,衝力更明顯。吳先生趕緊「再次」進行狀況排除,並低頭察看自己的腳「並沒有踏錯踏板」。所幸三次「疑似暴衝徵兆」都及時阻止、沒有肇事,不過吳先生從此再也不敢開這部Camry,而身歷其境的吳太太也不准讓其先生再開這部「新買」的Camry!

 

 

擺爛企業?

吳先生愛車一發生「疑似暴衝徵兆」就趕快進廠檢查、甚至請廠方作實路測試。該部Camry經過Toyota兩次檢查,其結果是「沒有問題」。Toyota中部豐田汽車北台中服務廠廠長李政哲更告訴吳先生:「所謂暴衝是要車子衝出去才算。」Toyota更以車內地板地毯、雜物卡住或駕駛人鞋子穿太大勾到油門踏板等理由來帶過,「暗指」這一切徵兆都是吳先生「人為操作疏失」,並且要吳先生再多開看看。在訪談中吳先生氣憤難平地表示,都已經發生了三次相同情況,還要車主再開看看,萬一真的暴衝撞到人、肇事了誰要負責?況且發生一次這種徵兆,吳先生自己已經有了警覺心,怎可能去犯第二、第三次的操作疏失嗎?Toyota甚至對吳先生直言:「反正現在也沒出事,等真的出事了再來說;而且還要經過鑑定,確定是車輛機件瑕疵,再來論斷Toyota是否該負責!」吳先生直呼,這種做法簡直是要將消費者逼上法院!Toyota一堆法務人員養著就是來打官司,像吳先生這樣的一般車主根本是以小博大。然而李政哲自己卻也做過實驗並告訴吳先生:「排入D檔、油門與煞車同時踩下,引擎轉速只會提高到2000rpm」,不過卻無法解釋吳先生Camry 的「疑似暴衝徵兆」;Toyota只推說一切設計沒問題、「疑似暴衝」或徵兆不可能發生。

 

▲「疑似暴衝徵兆」是吳姓夫婦他們的親身經歷,吳先生目前甚至握有有力第三人佐證。

 

事件評論

對於吳姓夫婦,這些都是他們的親身經歷,Toyota為何敢說「再開開看」、「等真的出事了再來說」,這種毫無關懷、從不設身處地的話?以該案「疑似暴衝徵兆」短短時間內就發生三次,或許真如Toyota推說操作不當,吳先生同時踩下了油門與煞車踏板;照李政哲說法,引擎轉速應該只有2000rpm,那這部Camry到底有何「特異功能」可以直上6000rpm?而且,難道消費者會讓這種操作失誤連續發生三次,讓自己數度處在危險邊緣?若排除人為操作失當,那只剩該部Camry品質有問題。至此,Toyota是否更應該竭盡所能、用盡所有可能來找出吳先生所述的異常現象之原因?僅僅幾趟測試、插電腦檢查故障碼,就要推說車輛毫無問題;Toyota這樣的做法不僅不信任客戶、不體諒客戶受驚的心情,可說簡直毫無解決誠意!平心而論,姑且不論Camry是否真會發生「疑似暴衝」或其徵兆,但無可否認的是「消費者絕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Toyota Camry疑似暴衝闖禍 深夜試駕造成憾事發生

 

 

此起事件發生於2007年8月31日,一位準Toyota車主要求試駕即將入主的Camry 3.5車型,便與Toyota業務人員相約進行深夜試車,結果卻不幸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而這其中的肇因是否有可能是人為操作疏失?還是Camry駕駛座踏墊卡住煞車踏板?亦或是所謂的疑似「暴衝」?一切靜待交通事故鑑識小組的鑑定報告。

 

買賣新車對消費者與經銷商而言,都應該要是一件愉快的事。畢竟入主新車、成交一張訂單對雙方來說值得開心。然而對執業牙醫趙本德與Toyota新店營業所業務葉明智來說卻不是那麼一回事。據新聞、報載指出,2007年8月31日深夜趙本德由葉明智陪同,在Toyota新店營業所附近道路試駕一部Toyota Camry 3.5Q;順著指定試駕路線繞了一趟之後,由於趙本德的要求直接進行了第二趟試駕。而這位Toyota的準車主原本的座駕是一部1.6升的中小型房車,雖然有十多年的駕駛經驗,但這次試駕一部3.5升的Toyota Camry,動力的表現差距懸殊,再加上Toyota業務員允許消費者深夜試駕,精神狀況是否得宜,值得深入了解。

就在沿著河堤道路右轉寶橋路時,趙本德疑似誤將油門當煞車、車速突然加快;葉明智雖提醒趕緊煞車減速,然而趙本德卻大喊「踩不到煞車」衝往對向車道。這部失控的Camry先後撞上了一部Nissan March與一部雙載的機車,而試駕的Camry也90度翻轉橫在路中。最令人遺憾的是,這場意外事故也造成含趙葉兩人在內共一死四傷的慘劇,使得該事故因為傷及人命成為刑事案件。

 

不良設計 惹人非議

本刊實際走訪事故地點的商家、攤販,欲尋得當天事故的目擊者;然而詢問的結果是·這裡的商家大多在晚間10點之前就打烊、收攤,說明了當時這個路口在深夜裡甚為冷清,但由於是主要道路,來往的用路人也不在少數。

而根據一位不具名的商家店東表示,Toyota Camry這款車聽聞在腳踏墊的設計其實有令人非議之處。這位店東表示自己的朋友有多位是Toyota車主,都曾實際碰過腳踏墊卡住油門、煞車踏板的情況;猜測這次的意外事故的肇因,或許也是同樣情形。而據聞Toyota本身也知道這樣的瑕疵,並將隨車腳踏墊換過,為何仍肇生事故這位店東也表示不解外,或許真如報載是駕駛人誤踩疏失?還是Camry駕駛座踏墊卡住煞車踏板?亦或是所謂的疑似「暴衝」?一切靜待交通事故鑑識小組的鑑定報告,可惜的是其最終結果不了了之。

 

悍然拒訪 撇清責任

站在媒體的立場,既然希望能夠就這次的試車意外事件,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在消費者購車前,進行新車試駕時安全性的重視;那麼,就不能不就這個事件,聽取當事人之一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的意見,在試圖以電話聯絡的過程中,該公司當時的公關經理暨發言人楊湘泉常因公務而不在座位上,透過其公司同事留言、留電話也始終未得到回覆。

然而,在試圖聯絡約三天後打通了楊湘泉的電話,不過,在這次的採訪內容中,編輯部原本希望能夠就這次的意外事故,得到該公司的看法,然而很遺憾的卻得到該公司發言人悍然拒訪的結果。有趣的是,從簡短的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和泰汽車似乎並沒有看到在面對消費者購車試駕的問題,而是一味的希望撇清自身的責任,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當時試駕Camry 3.5的趙醫師身上,如此推卸責任之作法令人看了十分心寒。

 

事件評論

就此事件來看,Toyota讓消費者於深夜試駕新車已經是令人相當質疑其安全性的作法。一般來說,在消費者要求進行新車試駕的同時,由於車商對其產品理應是最瞭解的,因此,在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的地點、路況、路線進行試駕,原本就應該是車商所必須負責的;畢竟在道路上進行車輛的試駕,是關係到所有用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再來說到車輛品質管理,造成此一死四傷憾事的主要原因,Camry 3.5所使用的雙層腳踏墊卡住煞車踏板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不能排除車輛「暴衝」肇事的可能性,畢竟Toyota車輛暴衝事件時有所聞,其嚴重性早已不是單一個案。然而,即便Toyota車輛暴衝事件於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也造成多位民眾之人身安全受到傷害,卻也不曾見到交通部針對和泰汽車旗下產品強制進行故障瑕疵安全性調查作業,近期反倒是針對並未接獲因機械故障或品質瑕疵導致任何意外事故的DSG變速系統進行大規模安全調查,此舉已嚴重影響到福斯車主的使用信心及太古標達的優良商譽,這不免令人質疑交通部作出此汽車安全性調查之標準究竟為何?

 

▲意外發生地點竟就在Toyota新店營業所面向寶橋路的門口前·在柏油路白色圈處就是Camry翻車點。

 


 

台灣人 開眼呀! 台中驚傳Toyota Altis疑似暴衝車毀

 

 

張小姐在2010年過農曆年前,也就是讓這部Toyota Altis進廠保養的當天,遭逢了母親過世人生大事。當然在張家人齊心下,張母的後事算是順利告一個段落之餘,但卻發生了撞車的意外。

事情發生在3月1日,當時張家三姐妹正處理母親的後事,還有其他事情、儀式待辦,從母親故居地下室正欲開車出門。縱然張小姐在擁有這部Toyota Altis一年餘的時間裡,偶爾會覺得車怪怪的;但不到一個月之前該車已經進廠保養過,張小姐也未及多想,仍然覺得這是一部可以信任的Toyota Altis;孰料欲從地下停車場出門之時,這車卻突然在鬆開煞車後,發生了無預期的急加速,直接撞上了地下室牆壁。

 

雙重打擊 驚魂未定

張小姐表示,「當時出地下室的上坡道有摩托車通過,所以先踩住了煞車、等通道淨空才要進入,可是一鬆開煞車、這台Toyoa Altis就直接衝出去了,連想要轉方向盤、再踩煞車都來不及,一瞬間車已經撞上牆壁、嚇了一大跳。」「緊接著就發現身上因為衝擊力與安全帶的束力帶來的疼痛,但卻也發覺氣囊並無因此爆開作動。」當時坐在副駕駛座的張大姐也表示,「一瞬間也以為自己的妹妹怎麼了,為何突然要開這麼快;來不及反應的一兩秒之間,人車就已經撞上牆壁。」「當時真的是驚呆了、嚇死啦,回過神來才發覺自己膝蓋、肩頸的疼痛。」「在後座的另一個妹妹,也因為衝擊力整個人撞到椅背上!」「下車之後三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真的是呆了一陣子才趕快撥電話,請一位張先生幫忙處理、趕緊報案、通知Toyota的業務。」

回過神的張家三姐妹方知事態嚴重,這部還算新的Toyota Altis車頭已毀;這下不僅無法繼續幫忙處理母親後事,還得耗在這個地下室、前往醫院驗傷、前往警局備案等,擾人的事接踵而來。

張小姐表示,前來處理的員警,脫口而出的「這應該是暴衝吧?」這才點醒了三人,剛剛可能就是經歷了從美國延燒而來的「無預期加速」車瘟!

 

▲在事故現場,張小姐Altis 1.8的油門踏板與腳墊,根本沒有任何卡住或干涉的現象。

 

全身而退 只求答案

這起Toyota Altis疑似暴衝的當事人,還好因為加速距離短、能量累積不多,車上三姐妹都只是輕傷、皮肉之苦;比起美國警官一整車「共赴黃泉」,張家姐妹可說是「全身而退」,正所謂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問題是,Toyota和泰汽車不是宣稱台灣生產的車款,因為採用日本料件所以不會有在美國上演的疑似暴衝現象?可是照張家姐妹自述的經歷、與客觀條件看來,這部1.8升Toyota Altis竟是如此疑似「無預期加速」!

對張家三姐妹,尤其是車主兼駕駛的張小姐來說,明明自己並沒有犯上任何操作上的失誤,明明自己是個謹慎到了極點的駕駛者,二十多年來完美的無肇事、無罰單的開車紀錄,卻毀再熟悉不過的地下停車場。誠如所有週遭的親友對她們說的,人沒受到傷害是最幸運的;相對地張小姐的要求真的不多,只要一個可以接受、可以真正能改善所有Toyota車輛安全的明確答案,然而看來這個要求卻是最難達成的一個。

 

▲Toyota的報告中於出爐,也如預期地車輛品質「一切正常」。

 

事件評論

就地理環境來說,這個地下停車場是張家姐妹相當熟悉的,畢竟是自己的母親家、會經常進出,所以大可排除「環境不熟悉」的因素。再說操作上,地下室的車速都不會太快,尤其這三位姊妹在開車方面都相當謹慎,當時的駕駛也是車主的張小姐,可說是保持優良紀錄的駕駛;就其自述裡提到,是等摩托車通過後才「鬆開煞車」旋即發生「急加速現象」,可見當時張小姐根本來不及進行下一步操作。

事後由「中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部豐田汽車)」檢查油門踏板與腳踏墊,根本也沒有任何卡住或干涉的現象,可見沒有能怪罪的機械零件。同樣是由Toyota做的電腦檢查,僅有非關引擎、煞車、氣囊的其它類故障碼。綜合以上的現象與美國學者的證詞相互對照之下,很難不讓人聯想這又是另一次查不出故障原因、相當典型的Toyota車輛疑似暴衝事件。

 

▲比起美國警官一整車「共赴黃泉」,張家姐妹可說是「全身而退」,正所謂是不幸中的大幸。

 


 

重度使用車主的直接意見 絕對安全的DSG

 

▲訪談過程中,許先生表示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是他選擇福斯的最大關鍵。

 

普遍使用於福斯旗下多項車款的DSG變速系統,國內從去年10月開始便傳出疑似出現作動問題的傳聞,更有車主找上立委出面向交通部提出通報的情形發生。國內福斯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在了解此狀況後也立即發表了解釋聲明,並針對變速箱部份進行主動式召回,更將DSG變速系統的原廠保固年限從原本的4年不限里程增至5年,但在今年1月交通部正式宣佈將針對此事件進行安全性調查。有鑑於此,汽車百科編輯部特別實地採訪到車主許先生,希望透過使用者的真實陳述,釐清造成此事件的可能因素,讓讀者對此事件能有更為直觀的了解,以及啟動安全性調查的必要與否。

 

原廠後勤保養

許先生可說是福斯車款的重度使用者,他除了目前擁有兩輛搭載福斯DSG變速系統的產品外(乾、濕式變速均有),由於工作地點在桃園的關係,每天都必須從台北內湖開車到桃園,因此里程數的累積相當驚人,一年開個6萬公里對許先生來說可謂家常便飯。但在如此重度操駕的情形下,當編輯部詢問許先生是否有發生過傳聞中的DSG變速系統異常情形時,許先生卻表示他在駕駛時雖然遇過各種狀況,卻從沒有如同上述事件的故障情形發生;許先生更補充說明,可能是因為他的車從領牌上路後,便始終堅持在福斯的保養廠裡做維修以及保養,原廠技師也都會替許先生的車輛作完整的車況管理,才能在相對高度的車輛使用程度下,還能保持相當良好的車輛狀態。

許先生認為,車輛本就屬於消耗品的範疇,不存在完全不會發生問題的情況,個人的使用習慣及後勤保養才是維持良好車輛情況的不二法門。對於DSG變速系統,許先生表示DSG變速系統在他實際操駕的過程中,其與手排變速箱相同結構所帶來的檔位明確、動力傳輸到位的優勢,讓他在駕駛時有著極為順暢的感受,而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優點則是DSG變速系統的省油特性,在高里程數的使用狀況下,更讓許先生能夠省下一大筆的油資開銷。

 

▲DSG變速系統除具有手排變速箱的動力傳輸直接特性,更透過電子控制單元操控檔位切換,讓駕駛得到舒適的操駕感受。

 

態度決定高度

針對交通部將對福斯DSG變速系統進行安全性調查的事件,許先生認為如果政府能以一個第三方的角度,對整起事件去做公平、公正的調查及分析,對車主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許先生也同時肯定福斯在事件發生時的負責態度,即使是在國內並未因為DSG變速系統發生問題而產生事故的狀況下,仍主動發出聲明並提醒車主回廠進行更新以及延長變速箱保固年限,福斯此種負責、誠懇的服務態度,也是許先生長久以來堅持在原廠做後勤保養的最大因素。

對於車主來說當然是不願意看到愛車出現問題,但在發生問題時原廠的處理態度以及後勤支援,才是對車主來說最為重要的事,而此時也是看出一個汽車品牌是否具有服務熱誠與良好顧客服務的關鍵所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