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企劃報導

汽車安全科技的領導者

未來將沒有人會 因乘坐Volvo而受傷

2015-05-26 作者:李睿翔 / PHOTO:李睿翔

 

在All-New XC90中導入的交叉路口安全偵測暨主動煞車系統,可以對於交叉路口突來的狀況給予制動。

 

籠狀安全車體架構,在每個部位都施予不同強度的鋼材。

 

Volvo品牌一直以來都是走在安全科技的前端,不僅是開發出各式創新的安全科技,並且實際應用在汽車安全科技領域當中,儼然也成為了車壇安全科技的領導者。以「安全」為最高造車理念的Volvo,致力於每兩年研發一個全新的行車安全科技,以其提供駕駛最便利和安全的用車環境,目標在2020年之前,達到沒有人員因為乘坐Volvo汽車而喪生或受傷。

於旗下各車款之設計概念初期階段,Volvo即將「安全」視為最高造車原則,因此,Volvo將安全設計的理念從嬰兒、小孩、成人、孕婦、老人,甚至延伸到保護車外行人的安全。接著便就一探究竟,Volvo在這些年來應用了多少安全科技於汽車當中,而接下來Volvo又將會導入什麼樣的安全科技?

 

CDFAB單車客偵測暨完全主動煞車系統,可以在時速80km/h以下啟動。

 

除了安全系統之外,PAP自動停車輔助系統也能減少停車苦手的問題。

 

CVW車輛逼近系統能掃秒後方最遠70公尺的其他車輛,若後方車輛過於逼近,系統則會提醒駕駛。

 

2000年以前

首先看到,Volvo於1944年所研發的「籠狀安全結構」-由多種不同強度的鋼材所組成,以分散和吸收各種撞擊所產生的衝擊力,能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及車室的完整。而由Volvo工程師Nils Bohlin於1959年所發明,並獲得西德專利局選為對人類福祉最有貢獻的發明之一具有自動緊縮功能的「三點式安全帶」-能在撞擊之後幾千分之一秒內發揮作用、並且自動緊縮,將乘客穩穩地固定在座位上。因為保護生命是Volvo的設計哲學之一,Volvo並未申請專利金獲利,反而無償的提供了所有車廠使用,爾後「三點式安全帶」成為廣泛運用在乘車安全上的重要裝置,因此,也可以說在所有的汽車上都有著Volvo的影子。1991年的「SIPS側撞防護系統」-專為保護乘客最容易受到撞擊傷害的車體側面位置所設計,包含前座在內特別加強了分散側撞衝擊的鋼製車體結構,讓撞擊力道由車體而非乘客來承受。接著在1998年 「WHIPS頸椎撞擊防護系統」-頸椎受傷是最常見的交通事故傷害之一,往往在低速追撞時發生,當遭到後車追撞且強度超過特定標準時,整合在前座中的WHIPS頸椎撞擊防護系統就會啟動,並以經過控制的方式托住乘客的頸部和脊椎,降低頸椎受傷的機率。獨立公正車輛事故研究單位研究結果顯示,Volvo獨有的WHIPS系統是全球車壇防護效率最高的同類設計之一,能降低車禍導致長期傷害的比例達50%。於1998年的「IC側撞防護氣簾」-由2組充氣的防護簾所組成,能在千分之25秒之內遮蔽前後車窗,並且在乘客的頭部因為受力而撞擊車窗時,吸收大約75%的力道;此外,防護氣簾也能降低乘客身體被部分拋出車外的危險。

 

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能有效幫助駕駛讓車輛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

 

「Run-off Road Protection衝出道路安全防護系統 」,透過ERR電子控制可反向式安全帶將乘客固定在座位上、座椅的吸震設計,降低脊椎受到傷害。

 

ERR電子控制可反向式安全帶能安穩的將乘客固定在座位上。

 

創立專屬的安全研究中心

為了將事故中所收集到的數據加以運用及量化,Volvo更是所費不貲的於2000年在瑞典哥登堡正式設立安全研究中心,其中「Volvo撞擊測試實驗室」執行了各種先進的撞擊測試,並以測試所獲得的結果和知識提昇未來Volvo汽車的安全性;在實驗室中,可以複製出大多數在真實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型態。在每年400次以上的全規模撞擊測試中,「Volvo撞擊測試實驗室」中分別各有一條固定式測試軌道(154公尺長;小客車的前進時速可以達到120km/h)及可移動式軌道(108公尺長;最高時速可達到80km/h)。其中可移動式軌道的旋轉角度可以在0~90度之間自由變動,用以模擬各種不同的事故現場,包括兩輛汽車正面撞擊、側面撞擊、車尾追撞,或是模擬兩輛行駛中的車輛以不同的角度和速度相撞。結合不同體型、重量、年齡的男性、女性及兒童的測試假人家族,而為了進一步精確測試,Volvo甚至開發了全球第一具模擬孕婦的撞擊測試假人,讓完整規模的測試效率更高,以提供孕婦和幼兒乘坐安全的最高保障。此外,Volvo也將累積數十年、數萬件的真實事故案例,輔以Volvo撞擊測試假人家族的實際撞擊事件報告,與專業醫療機構及相關權威人士合作,率先發表孕婦正確使用安全帶的方法,以及3歲前嬰幼兒使用安全座椅需“面向後方乘坐”的重要觀念等,成為現今一般人都應遵守的安全準則,堪稱全世界擁有最豐富嬰母乘坐安全知識的專家。

附帶一提,從1970年開始,Volvo車輛事故研究團隊已調查過36000件以上的交通意外,透過分析真實事故所獲得的資訊及測試新的安全科技,Volvo實驗室能提昇新車的防護能力,讓每一輛Volvo在真實的交通狀況下都能更安全。

 

All-New XC90座椅的吸震設計,能減少車輛衝出路面時所帶來的脊椎傷害。

 

為了研究駕駛的行為模式,Volvo也設計了一套偵測駕駛視角的系統。

 

2000年之後

2000年之後,Volvo導入在汽車上的安全系統可說是如雨後春筍般,在此就挑選幾項消費們較陌生的安全系統來講解。2002年,「RSC車體翻滾防護系統」-萬一在行進間需要大幅度緊急操控動作時,RSC車體翻覆穩定控制系統會自行啟動,避免車輛翻覆。具備陀螺儀的電子感測裝置,會偵測車輛行駛時的傾斜角度,並計算翻覆的機率;RSC系統會在必要時立即啟動,切斷引擎動力或對關鍵車輪施予煞車,以減少離心力、讓車身恢復平衡。2007年,「Alcoguard車用酒精濃度測試系統」-為了能有效減少因酒駕事件所引起的傷亡車禍,Volvo研發了史上第一套「Alcoguard車用酒精濃度測試系統」,採用與歐洲大部分警察使用完全相同燃料電池科技,在汽車啟動前,駕駛必須透過「手持式」無線手持設備呼氣,如果駕駛口腔內測得的酒精濃度,經過電子控制系統分析超過法定標準值,車輛的引擎將無法啟動,以保護駕駛及其他用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酒測結果會顯示在「Alcoguard車用酒精濃度測試系統」的三色液晶顯示燈上,綠燈代表酒精含量在0~0.1g/L之間,引擎可以發動;酒精含量在0.1~0.2g/L之間,引擎可以發動,但會建議更換駕駛行駛;紅燈代表酒精含量超過0.2g/L,引擎則無法發動。這套系統雖沒有導入國內販售的Volvo車款上,不過在日益增多的酒駕案件當中,這套系統如能導入,或許能做國內車廠反酒駕宣導的先驅。

 

未來將導入的雲端車聯網裝置,能提供更多訊息給每位Volvo的駕駛。

 

CWFAB碰撞警示暨完全主動煞車系統,不僅對車,連帶行人也能有效偵測。

 

無人駕駛

有鑑於未來運輸型態的轉變,在接下來的10年內,Platooning智慧型車隊技術將有機會成為長途駕駛的全新型態,因此,Volvo與「SARTRE」專案小組在歐盟的資助下,透過來自4個國家中的7間公司組成的專案團隊先評估各種可行的智慧型車隊技術,包含實行案例、人性因素與車隊相關的行為模式、系統核心參數,以及原型架構與應用模組的規格等,從其中所獲得的啟發和方案,為之後進行道路測試的實作階段奠定良好的基礎。基本的SARTRE架構包括在兩輛汽車上安裝必要的硬體設備、車與車之間的通訊建立、整合車身前、後、側身等各部位的感應器、細部制動機構,以及隨行車隊的橫向和縱向動作控制等。由一位職業駕駛擔任前導車負責操控車隊,透過802.11p無線通訊科技,讓車輛與車輛之間建構穩定的車隊通訊網路架構達到自動駕駛,再由此前導車負責導引其後的整列車隊,而車隊中的每輛車透過多種環境感應裝置,如雷達、紅外線攝影機和雷射感應裝置,車輛將會自行判斷安全距離、速度,以及跟從車隊的前進方向,並隨著前車的狀況變化立即調整。

而在2013年12月,由Volvo主導,結合瑞典交通管理相關單位共同規劃的最新「Drive Me」自動駕駛計畫,已經在瑞典總部哥登堡當地的交通道路展開,包含了主要的通勤幹道、高速高路等高流量的路線作為測試環境,路程規劃約為50公里,目的是進一步測試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此外,透過「Drive Me」計畫,也可進一步了解到自動駕駛對於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以及提升道路安全可帶來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而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基礎公共建設要求、適合自動駕駛車輛的交通環境與消費者的信心、駕駛與自動駕駛車輛的互動跟介入等課題,也是此計畫所探討的重點。Volvo的目標是於2014年在瑞典展開自動駕駛的完全路試,並在2017年達成100輛的自動駕駛車輛運行計畫。

 

有鑑於未來運輸型態的轉變,在接下來的10年內,Platooning智慧型車隊技術將有機會成為長途駕駛的全新型態。

 

360度的環景掃描能降低駕駛視野死角,避免發生意外碰撞。

 

全新安全科技

而在品牌旗下最新LSUV車款All-New XC90當中,採用了新世代SPA創新矩陣底盤平台,此為 Volvo獨家設計的底盤設計結構,這套平台能突破以往設計限制,提供更高的駕馭極限和樂趣,不僅乘坐舒適、高剛性的結構也讓安全防護倍數提升;此外,All-New XC90不僅配有Volvo各項安全系統,甚至導入了最新的兩項安全配備,「Run-off Road Protection衝出道路安全防護系統」與「交叉路口安全偵測暨主動煞車系統」。

在車輛事故中,衝出路面的事故,往往車速都不低,而伴隨著路面複雜的碰撞,通常後果都相當嚴重。這時如果車內乘員無法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可能會造成頸椎傷害。透過「Run-off Road Protection衝出道路安全防護系統 」,能偵測車輛是否行進在正確道路中,隨著車輛的不正常晃動,ERR電子控制可反向式安全帶能安穩的將乘客固定在座位上,再透過座椅的吸震設計,降低脊椎受到垂直向的瞬間受力而導致的傷害。至於「交叉路口安全偵測暨主動煞車系統」,則是能提供車輛在沒有轉向指示號誌的路口轉彎時,若駕駛沒看清楚對向來車、亦或對向來車駕駛未察覺到迎面來的車輛時,當系統偵測碰撞可能發生,「交叉路口安全偵測暨主動煞車系統」將自行啟動煞車,並以全部制動力避免發生對撞的可能。

 

除了撞擊測試,車輛翻覆測試也是Volvo收集數據的重要項目之一。

 

All-New Volvo XC90 

引擎

1969c.c. L4 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

225hp/4250rpm

最大扭力

47.9kgm/1750-2500rpm

變速系統

Gear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

驅動方式

前置引擎/全時四輪驅動

尺寸

4950×2140×1775mm

軸距

2984mm

車重

2115kg

配胎

275/40 R21

0-100km/h加速

7.8 sec

平均油耗

18.8k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