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Date With LUCY

混動的美好回憶

Honda CR-Z

2021/10/29 作者:TEXT—編輯部 PHOTO—謝昆霖 妝髮造型-Cary(Mcarky)特約美編-蘇國榮 MODEL-Lucy

 

說起日系入門級小跑車,現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不外乎是Subaru BRZ、Toyota 86或Mazda MX-5這三款車,不過時間回到約莫十年前,當時Honda推出了採用油電動力的CR-Z,不僅擁有2+2座的座艙佈局,除了油電車經常採用的CVT無段變速箱之外,還擁有六速純手排變速箱選擇,可惜最終在2016年停產,至今亦無後繼車型。

 

 

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不斷進步,近年來環保意識逐漸高漲,於全球車壇中掀起一股節能風潮,而持續推動綠能環保政策、致力研發Hybrid、Fuel Cell、EV等替代能源的Honda,可說是擁有優異表現的領導品牌之一。1999年,Honda旗下首款Hybrid油電混合動力車款Insight Hybrid的推出,其所創下平均油耗35.0km/L的驚人紀錄,再再證實Honda於高效動能科技發展上確有獨到之處,而Insight Hybrid也為品牌旗下「Green Machine」綠能車型的發展拉起了序幕。

有了這般成功的先例在前引領,更加深了Honda對於研發高效動能科技的信心,進而將念頭轉至以綠能科技作為基礎,加上Honda自身對於純粹駕馭樂趣之講究,將「綠能」與「性能」這看似相互衝突的兩種特質放在一起,計畫打造出與Insight Hybrid擁有截然不同產品定位的性能車款,而Honda旗下首款油電跑車Honda CR-Z於2010年誕生而出。

 

 

經典再現

那時初次看見CR-Z,有著短小精悍的外型與高聳的車尾,一下就能跟80年代紅極一時的雙門掀背車款CR-X聯想在一塊,好看或不好看很主觀,但不可否認延續經典的外型設計是大多車迷最樂見的,從Porsche 911、Mercedes-Benz G-Class這類永垂不朽車款的身上即可看出。全名為「Compact Renaissance Zero」的CR-Z,其命乃是繼承Honda於CR-X,同時也將CR-X的經典斜背式設計完整保留下來。而以追求極致操控樂趣為出發點的CR-Z,擁有4075×1740×1395mm的車身尺寸,在將「低、短、寬」三大元素融入穠纖合度的車身之後,營造出充滿濃厚運動氣息、車身曲線更為流暢的動感跑格,不僅在當時就用上視覺質感更佳的LED頭尾燈組,此外型現在來看依舊新潮且前衛。

 

 

本田魂上身

在車室方面,與現在車款最大的不同就是中控台僅有CD音響,並無配備多媒體螢幕更別說車聯網系統了,但在整體設計上就現在看來依然前衛與活潑,在緊湊的空間下讓舒適與戰鬥完美融合之外,還能看出些S2000或Integra座艙的影子,讓CR-Z不論內裝外觀皆有延續過往90年代經典車型的設計。且在當時雖然還無使用全數位儀表,但配備的湛藍3D立體液晶儀表板呈現出的未來感十足,在視覺上一點也不輸許多現在的車款,裡頭將多項行車資訊整合其中,包括現行時速、電池容量、剩餘油量及IMA油電系統資訊等,位於中央的主儀表還會依當前行駛模式的不同而轉換顏色,可從科幻氛圍濃厚的冷冽藍光,轉換能象徵環保節能的溫順綠光,或是令人熱血激昂的火熱紅光,可說是現今數位儀表的開山始祖。

 

 

而從整體內裝鋪陳來看,不難發現CR-Z的中控台操控介面採用以駕駛導向為主的設計,將所有重要的功能按鍵皆整合集中於駕駛座四周,以方便駕駛者於行駛過程中操作各項功能,跟現今許多超跑的設計理念相同,且在當時並無ACC主動跟車系統或車道偏移輔助這類的輔助開關,讓方向盤周邊最顯眼的即是行車模式的調整按鍵,讓駕駛者能更專注於樂趣駕馭這件事上。

雖然小改款CR-Z所採用的是2+2座椅設定,但受限於追求性能操控樂趣的短軸距設定,以及其斜背式外觀設計,因此在後座乘坐空間表現方面必然有所犧牲,但若是將後座完全傾倒時,則可將原本即有204公升的行李廂容量一舉擴充達兩倍之多,其實用性及便利性應付一般日常生活之用仍綽綽有餘。

 

 

高效動能 

說到動力,在渦輪當道的2021年,不論何種車款的馬力都動輒200hp甚至300hp的境界,不過於CR-Z在市面上販售的當時,大多車款使用的是自然進氣引擎,甚至在馬力的調校或壓榨技術也不如現在來的容易。而CR-Z搭載一具1.5升直列四缸i-VTEC汽油引擎搭配IMA整合式馬達輔助系統,可輸出最大馬力135hp/6600rpm和最大扭力17.5kgm/4800rpm,在CVT無段式變速系統幫助下,0-100km/h加速只需9.0秒,極速為200km/h。現在來看此動力數據在一輛跑車上有點不敷使用,但在當時已能滿足大多此價格帶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為強化CR-Z的運動性格,也首度導入S+瞬時加速系統,只要時速達30km/h以上並且電池電量超過50%,便可透過方向盤右下方的S+按鍵啟動,將IMA的鋰電池電量瞬間轉化成加速力道,藉此帶來更為靈敏的動力反應,猶如現今新世代性能車的超增壓模式一般先進。

 

 

Honda CR-Z

引擎形式

1497c.c. L4 i-VTEC引擎+IMA整合式馬達輔助系統

最大馬力

135hp/6600rpm

最大扭力

17.5kgm/4800rpm

變速系統

CVT無段變速

動力配置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尺寸

4075×1740×1395mm

軸距

2435mm

車重

1195kg

配胎

195/55 R16

0-100km/h

9.0 sec

極速

200km/h

 

 

Profile

Lucy

生日:2月7日

身高:162cm

三圍:32D.23.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