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車壇活動訊息

裕隆集團第二屆台灣汽車科技創新發展高峰會完美落幕

2018/09/27 作者:新聞整理

 

隨著科技不斷創新與消費者行為改變,未來汽車扮演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在全世界產業迎向自動駕駛、電動車及車聯網技術發展的同時,裕隆集團也關注台灣如何透過智慧移動(Smart Mobility)創新人與車、車與時空、時空與生活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價值。今日(9/27),裕隆集團召開第二屆台灣汽車科技創新發展高峰會,以華創車電提供台灣自主整車開放平台,與科技大廠宏碁公司聯手打造國人第一台自主智駕電動概念車;同時,串聯研發價值鏈合作夥伴包含華擎機械工業、光寶科技、歐特明電子、工業技術研究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大學、台北大學、台北科技大學等產官學研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電動車、自駕車、車輛影像科技國家隊,運用台灣自主整車開放平台,提出創新科技與新興移動方程式,投入智慧城市移動服務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 移動即服務)領域。透過本屆高峰會展演五大主題:第一部台灣智駕電動概念車、AR擴增實境影像安全科技、汽車新物種、新世代引擎研發,啟動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期許匯聚台灣車輛技術發展能量與國際並駕齊驅,媒合更多台灣優秀的新創團隊合作,一起打造台灣智慧移動生態圈。

 

 

國人自主技術打造台灣第一部無人智駕電動車  實現智慧城市移動服務願景

全球車輛產業迎向自動駕駛、電動車、車聯網的智慧移動發展,目前全世界車廠積極投入自動駕駛從LEVEL 2積極朝向LEVEL 3、4邁進,台灣自主技術也不缺席!本次高峰會活動開場,由台灣車輛研發平台團隊實境展演國人自主技術打造台灣無人智駕電動概念車,這部由華創車電與宏碁公司共同攜手打造台灣自主研發首部無人智駕電動車,透過LUXGEN S3 EV+平台搭載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自動駕駛車的技術架構,配備整合宏碁在AI自動駕駛軟體系統的感測、決策和控制運算能力與雲端服務能量,展示了準LEVEL 4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系統,為台灣人工智慧與未來智駕車輛技術,注入新的能量與願景。

 

宏碁公司價值創新中心總處長林燕祺表示,汽車產業與資通訊產業都在經歷重要的產業典範轉移;未來汽車的自動化、聯網化、電動化、和服務化是產業大勢所趨。宏碁在智慧交通服務已有電子票證、智慧停車、車聯網、車流預測等多項應用;很榮幸這次能與裕隆集團旗下華創車電技術中心進行合作,結合宏碁在資通訊產業中軟體、硬體、服務等全方位整合能量,以人工智慧的AI技術跨入自動駕駛系統的領域,相信未來自動駕駛系統結合智慧交通服務,將能實現智慧城市中移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的智駕願景。

 

這部台灣自主研發的智駕電動概念車,整合國人在自動駕駛車、智慧駕駛、電動車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架構,更進階挑戰自駕車在台灣地小人稠、道路交通複雜的在地化情境,技術整合包含,透過宏碁自動駕駛軟體系統的運算、融合、決策技術,可使智駕電動車辨識所在位置的周遭環境,並針對台灣道路複雜狀態進行精密運算;同時,透過華創車電提供自主研發整車開放平台的車輛控制系統,提供自駕車技術上所需的精密、正確的動態做動模式。此外,華創車電應用技術成熟LUXGEN S3 EV+同步展演,針對台灣特殊路況與情境,專門設計出來巧思與科技,因應未來駕駛趨勢-安全與樂趣,透過Drive by wire以電控取代傳統機械線控技術,將排檔機構及檔位整合在方向盤上,讓視覺與操作同步極大化,讓視覺與操作可以做到同步的極大化,駕駛只要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無須移動至中央扶手上,營造出更加直覺的盲操效果;也透過電能回充(Regen)整合至動力踏板,重新設計油門踏板來兼顧加速與剎車功能。

 

這次華創車電與宏碁的跨界合作,展現資通訊與車輛產業異業共同開發的階段性成果,整合車輛和軟硬體系統搭建屬於台灣自己的智駕開放平台;同時,採開放平台也讓想投入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快速切入,期使台灣車輛技術發展提升與國際並駕齊驅,共建台灣車輛研發智駕綠能生態鏈。

 

 

城市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LUXGEN S3 EV+投入全台首批多元電動計程車營運

智慧載具結合現有大眾交通工具,做為高度都會城市交通移動的解決方案,因應政府綠能政策與空汙問題,2040年全面使用電動車的政策目標,裕隆集團以行動投入LUXGEN電動車研發與生產,同時,針對城市化所帶來的都市移動問題,針對類大眾運輸、高里程數的計程車環境,提出以低碳交通、共享經濟的移動解方,率先以LUXGEN S3 EV+投入全台首批多元電動計程車營運,與大豐衛星車隊策略合作,於去年開始在雙北地區,進行試營運全台第一批LUXGEN S3 EV+多元電動計程車隊,投入智慧城市移動服務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

 

眼尖的民眾偶遇路上掛著白底紅字綠邊框的LUXGEN S3 EV+多元電動計程車,目前已有13部多元計程車上路營運,而今天高峰會場外展示數十台電動車,未來預計會增加至30台多元電動計程車隊提供服務,其餘則投入集團企業公務車輛車共享服務運行。

 

S3 EV+投入多元電動計程車至今近一年,總計營運行駛里程逾13萬公里,總共有5萬5千人次體驗過電動計程車,因為電動車節能減碳、乘車過程中安靜平順,乘坐過的民眾回饋正面,願意優先選擇搭乘電動計程車;服務近一年的大豐衛星車隊司機提供回饋建議,希望增加台灣基礎設施,將可有效增加計程車司機營運里程數。裕隆集團期望透過與專業計程車隊區域性的運行,收集場域營運相關資訊,提供後續規劃充電網絡建議,同時收集司機駕駛與乘客乘坐電動車意見,作為後續產品技術提升,持續建構良好的智慧移動生態圈,解決都市交通問題,降低PM2.5與碳排放,為環保貢獻一份心力,創造城市的永續發展。

 

 

AR Display+  創新AR科技提升行車安全增加駕駛樂趣

智慧化行車安全影像技術一直是華創車電研發主導影像安全科技創新的技術優勢,從車用鏡頭技術一路進化,提供車主全方位可視智慧化影像技術,為車主預知危險,提升主動安全保護。延續去年由歐特明電子展演國人自主設計、世界首創的AR 底盤透視影像技術,本次高峰會,台灣整車研發團隊則是由光寶科技陳俊雄總監提出嶄新的AR Display+。AR Display+應用光寶科技長期投入光電技術,以微型機構控制與光路、散熱設計,結合感測技術、車聯網系統、影像演算法等技術,透過虛擬技術實現擴增實境AR與AI人工智慧科技,提供更簡約與安全的影像科技,將車輛AR實景呈現在駕駛者的面前。透過AR Display+將分析過後的行車資訊透過AR投影,投射在駕駛座前擋風玻璃前,提供駕駛直覺式整合視野,透過AR畫面與前方路況實景整合呈現在駕駛者的面前,協助駕駛在操駕更充足的資訊與影像,提升駕駛安全。

 

 

移動,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  汽車新物種創新移動新價值

「移動」是任何交通載具的真實價值,這也是裕隆集團持續投入汽車自主研發與建構產業價值鏈持續追求的核心命題。隨著科技創新技術、消費者行為改變,可想見,未來汽車透過車聯網將從車與車之間的溝通,進入生活層面,汽車也參與了社會化,人類移動需求透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科技應用在汽車產業,成為汽車產業追求創新技術突破的解方。裕隆集團持續思考解決人類移動需求的創新,不再止於強調汽車功能,汽車從單純的代步工具進入生活。在本次高峰會上特別邀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楊朝陽博士分享其對汽車未來趨勢洞見,並由裕隆集團總管理處裘民輝總監闡述,如何透過洞察消費模式與需求,從未來社會型態、新互聯思維、新場景體驗中找到未來汽車新物種。

 

汽車新物種誕生是為了回應未來社會生活對移動的需求與想像。觀察到全球人口面臨高齡化趨勢,面對高齡化社會來臨,打造無齡社會與通用設計思考成為大環境對策,而家庭因應生活需要,對車輛移動各種需求,打破傳統以房車、休旅車的級距組合,更多可能是要能滿足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用車體驗,未來需求將是多人乘坐、多元乘載需求,以及全齡友善的移動需求滿足的新物種。

 

未來汽車將不再只是代步工具,更多可能是透過車聯網與人工智慧放入汽車科技裡創造的新移動價值,以「人」為智慧移動核心,為駕駛人與乘坐者創造更多的自由時間及空間。我們想像,未來可以透過手機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科技,與車輛連結車上功能,提供用車出行前貼心AI服務,包含身份辨識開解鎖、遙控車上功能等。此外,照顧家庭中0-99歲不同年齡層的乘坐需求,提供可配置旋轉便利進出功能的轉向座椅設計,或是,考量銀髮長輩退化配置輪椅福祉設計,如多功能斜坡板、提供兼顧安全、迅速與便利性的輪椅安全固定裝置,使家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移動過程中創造好感體驗,提供家庭未來出行的全方位移動交通解方。

 

 

台灣自主研發團隊國際合作 發表新世代引擎研發進程

對應新世代引擎朝向多元化、高端化、高性能的動力需求方向,華擎機械投入新世代引擎研發,今日在高峰會上發表新世代引擎研發進程,此款新世代引擎由台灣自主研發團隊主導,研發過程邀集包含GTR之父水野和敏團隊、日本知名廠商三菱重工、愛信、東名、NOVA等合作全球頂尖技術團隊及專業人才共同合作開發;研發過程採賽道開發模式。此外,引擎開發試作,更邀請英國製造性能F1引擎供應商-Cosworth、德國車輛零組件大廠BOSCH、CVVL(連續可變閥揚程技術)開發系統商-Rheinmetall Automotive,以及北愛爾蘭的EATON,共同發展高端化的動力科技,如中置噴嘴配置設計的缸內直噴技術、CVVL(Continuous Variable Valve Lift,連續可變閥揚程技術)、CDA(Cylinder Deactivation)休缸技術、搭載雙渦流渦輪技術等創新科技。華擎機械期望以接軌國際開發團隊,挑戰世界級的新科技與技術,持續進化新世代引擎研發汽車工藝與創新,提供滿足消費者兼具低油耗的全方位動力需求。

 

未來汽車創新移動價值的起點  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正式起跑

秉持「開放吧!汽車」概念,鼓勵創客、開放平台精神,裕隆集團與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首開先例去 (2017) 年,舉辦第一屆車客松,參賽團隊以車為載具,打造新型態服務等最新科技技術與思維,展現年輕團隊為台灣汽車交通提出解決方案創新想像。

 

在今日(9/27)台灣汽車科技創新發展高峰會上,參加第一屆車客松的獲獎團隊iTech(台灣大學團隊)獲邀出席上台分享、展演後續與華創車電後續進行的實驗性技術合作(Pilot Study);由華創車電與iTech共組的新團隊運用iTech提出「AI電磁波金鐘罩」技術,將電磁波應用發展防盜防撞功能,延伸應用到納智捷智慧車輛以及購物車裝置上,實踐未來智慧生活移動購物情境生活的可能想像,展現新創團隊的技術方案暨實際車輛應用量產層面潛力,提供台灣年輕團隊實現汽車創新夢想的具體舞台!

 

台灣車客松,是未來汽車創新移動價值的起點。秉持關注人才永續與支持創新的價值理念,致力於培育更多優秀的新生代汽車創新人才,裕隆集團繼續攜手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華創車電與納智捷共同啟動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活動,活動報名自今日起(9/27)~11/23(五),本次挑戰主題為「未來城市的汽車狂想」,競賽分為汽車進化組與城市旅行組,廣納車聯網、車共享、新能源等未來汽車各種技術趨勢應用,邀請更多有志創新團隊加入「做車的人」(歡迎關注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WCarMaker/),實現對未來城市的汽車狂想,為未來移動議題與汽車樣貌提出創新解方,持續推動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創新能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