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車壇活動訊息

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決賽發表

解鎖未來城市的汽車狂想

2019/03/25 作者:新聞整理

 

探索未來智慧移動生活的無限可能,支持台灣創新技術與人才發展,裕隆集團與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華創車電、納智捷共同攜手舉辦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活動,裕隆集團投入產業資源,歷經半年多的線上線下活動,實踐知識分享、技術交流,鼓勵新創團隊打開探索未來城市與汽車進化移動生活的大門,成為勇於創新探索台灣未來汽車與智慧移動城市的「做車的人」。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於台北數位產業園區舉辦決賽Demo Day,由來自北中南各地新創與大專院校的20組入圍隊伍共同競逐百萬總獎金,提出各種未來汽車進化與移動生活的狂想,最終由來自雲科大的團隊「Dream Hub」提出之智慧頭燈車道維持系統,獲得評審青睞,奪得汽車進化組首獎(35萬元);而城市旅行組首獎(35萬元),則由團隊「iTech」以使用先進人工智慧無線通信系統,創新定位與優化停車模式脫穎而出。

 

 

裕隆集團長期關注如何透過智慧移動(Smart Mobility)創新人、車、時空與生活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價值,並持續投入產業資源於台灣在地人才培育與研發實踐。裕隆集團整合集團旗下華創車電、納智捷資源與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於2017年推動國內首創以汽車創新為主題的台灣車客松創客活動,為對車輛產業創新有興趣的新創團隊與學子打開一扇門。第一屆以「開放吧!汽車」活動思惟,挹注整車自主研發平台之資源與創客Maker精神,今年第二屆台灣車客松,延續開放、支持創客之核心精神,活動主題以「未來城市的汽車狂想」,分成「汽車進化組」或「城市旅行組」兩大組別,邀請跨領域、對未來車輛與移動生活有興趣的新創團隊報名參與,主辦單位祭出百萬總獎金,自初賽84組參賽隊伍中選出20組入圍的「做車的人」參與第二屆車客松決賽。特別邀集車輛與新創科技領域之專業人士,創智智權董事長蔡新源、工研院處長王漢英、歐特明總經理陳學群、台北商業大學教授溫明輝,以及華創車電陳榮貴協理擔任評審團,現場進行簡報評審。這次評審的提案包含以AI技術結合車輛數據,優化車輛系統與駕駛行為之應用;或多元V2X之運用;或解決停車痛點、甚而延伸至共享經濟、新能源車輛充電等商業模式創新,涵蓋車聯網、車共享、新能源等未來汽車各種技術趨勢與商業應用,提案作品創意接軌業界與國際發展趨勢,展現台灣各領域優秀人才為台灣移動科技提出創新想像之能量。經過半年的徵件及選拔,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決賽結果,汽車進化組首獎為雲科大的團隊「Dream Hub」,作品主要為運用演算法,實現智慧頭燈車道維持系統,以優化駕駛安全;而城市旅行組首獎為台大團隊「iTech」,提出的創新想法為運用智慧無線通信系統,結合高效硬體與信號處理,突破傳統定位技術上的限制,可發展多元運用,如解決停車的耗時問題等。

 

 

第二屆車客松為打造提供創新團隊的專屬給力舞台,鼓勵更多有志往汽車研發的熱血年輕人成為「做車的人」,裕隆集團持續投入集團資源與開放多元的業界專業資源,包含開放車身數據、連結學界辦理校園交流活動、提供業界導師輔導、體驗工作坊等,亦特別帶領團隊前進裕隆汽車製造基地與動力研發實驗室,進行實地參訪交流,同時連結華創專業工程師,透過線上一對一導師輔導方式,進一步與團隊深度交流,共同提昇台灣汽車自主研發創新能量。在今日決賽中,也特別邀請策略夥伴宏碁Value Lab 張志翰資深經理與參賽團隊分享開發自動駕駛歷程之心得,鼓勵研發團隊於開發、創業過程中,正向面對所有失敗經驗,累積實戰經驗值,持續堅持勇於創新與嘗試的精神,終有機會能實踐創想。

 

 

第二屆車客松活動為台灣車輛產業的創新研發注入一股新能量,獲得產官學研支持,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交通部運研所所長林繼國、立法委員許毓仁、台大慶齡中心主任鄭榮和教授都特別到場支持、與參賽團隊交流。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特別指出,台灣具有車輛產業與完整的汽車價值鏈,是很寶貴的產業資源,裕隆集團作為台灣重要車輛產業的集團企業,以產業資源投入台灣汽車自主研發,這次舉辦的車客松活動,開放研發產業價值鏈資源,用行動支持台灣新創團隊發展,對於帶動台灣車輛產業創新能量有很大的滾動效益;而長期關注台灣數位新創與自駕車發展,同時也大力支持的許毓仁委員,在看完現場車客松團隊提案後表示,車客松活動提供台灣新創與產業一個嫁接的舞台,很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新創團隊能夠與產業接軌,共同為台灣智慧車輛創新共同攜手努力。

 

 

裕隆集團期望以產業帶頭,透過車客松活動的開放平台,串聯產官公學各界夥伴,共同跨界、跨域進行知識力、技術力交流,提供新創團隊與產業銜接之實踐場域,持續為台灣車輛研發價值網絡與文化編織出多元面貌,一同發掘未來智慧移動生活新可能,創造台灣產業整體優勢!邀請對台灣車輛創新領域有興趣的您,與我們持續關注、鼓勵台灣新創能量,加入「做車的人」行列,敬請密切follow #做車的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CarMaker/

 

第二屆台灣車客松活動評選相關資訊,歡迎參考官網https://carmaker-yulon-group.com.tw/

 

獲獎團隊

 

獎項

隊伍名稱

作品名稱與簡介

影片連結

汽車進化組

首獎(35萬)

Dream Hub

<智慧頭燈車道維持系統>

利用單攝影機感測結合影像辨識技術將車道維持、自適應頭燈與行車紀錄功能三合一整合在同一嵌入式平台之解決方案。車道維持系統透過影像,偵測車道線位置,在偏離時主動修正與發出警示。夜晚時,同時辨識車前與對向來車位置,控制矩陣式頭燈遮蔽特定照射位置,在提升駕駛視野亮度,同時不干擾對方駕駛。有別於三套個別獨立分開安排的系統,本系統具低硬體與佈線成本、高整合度易維護的優點,適合前裝與後裝市場。

https://reurl.cc/Dlyrm

最佳創客獎(15萬)

台大多媒體訊號處理實驗室

<AR駕駛視覺強化>

提出創新、實用的擴增實境(AR)應用,利用AR裝置與車上的感應器整合,即時計算AR輔助影像讓輔助影像與檔風玻璃外的景色彼此融合,為汽車駕駛提供強化視野與更高的能見度。使AR顯示器或抬頭顯示器,從單純的訊息顯示介面,進化成能夠真正大幅改善行駛品質的行車助理。此系統有兩特色,可應對各種惡夯視覺情境,做出相對應的視覺強化; 以及考慮人眼特性,針對AR應用強化影像品質。

https://reurl.cc/ZVALp

最佳市場獎(15萬)

三維人

 

Driving Holmes是三維人開發的車聯網平台中的駕駛行為及車輛分析引擎,藉Luxgen車輛收集到的行車資訊,透過行動網路傳至三維人車聯網平台,平台會為此分析駕駛人旅程的駕駛狀況及評分,分析車輛健康狀況來達到即時維修保養,籍此為共享租賃及體驗行銷帶來更完整的附加價值,協助車廠踏入在地化體驗行銷的租賃模式。

https://reurl.cc/adnKY

最佳人氣獎(5萬)

Dream Hub

同首獎說明

同首獎說明

城市旅行組

首獎(35萬)

iTech

<我在哪? 你在哪?>

iTech提供消費性電子市場一個高效和人性化的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使用先進人工智慧無線通信系統,結合高效的硬體架構和信號處理演算法,而非傳統影像辨識技術實現主動跟隨和被動感知。與傳統技術相比,即使目標沒有GPS或與背景顏色相似,系統仍可正常運作。藉此停車系統,可減少駕駛找尋停車位的時間。

https://reurl.cc/Dl35Q

最佳創客獎(15萬)

宅電Charge Smith

 

目前全球充電站資訊架構並沒有統一標準、並以扁平架構存在於各營運商的平台,無法輕易整合、串連,站點搜尋非常原始。ChargeSmith建立一套完整的充電站資訊架構,透過使用者以及線下商家導流不斷優化,持續優化充電店SEO,讓用戶更輕鬆,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當下情境的充電店以及興趣點。

https://reurl.cc/MjNEn

最佳市場獎(15萬)

WD 35

<彼車Picar-Pick you own car>

以Pick your own car的理念結合購車需求及共享優勢,打造全新共享模式,透過重新設計APP,提供完善的使用者體驗,也試圖將租車更融入生活,讓每個人從分享一台車開始,最終都能選擇屬於自己與家人的那台車。

https://reurl.cc/nvO8n

最佳人氣獎(5萬)

CSIC

<瞻前顧後>

以影像辨識及雷射測距為主要功能的系統,最大的特色在使用影像辨識的Object Detection演算法,以辨識車輛車型,進行前 後方車輛密度判斷,如果密度太高,系統將在GUI介面顯示Warning,提醒駕駛人須注意目前行車狀況,使用電射測距進行前後方車輛的車距量測,如果車距太近會警示駕駛人注意車距,期望本系統的誕生能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https://reurl.cc/QELQq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