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國外車壇新聞

純電跑格新時代 Porsche Taycan發表

在台預接單超過700張 預計2020年抵台

2019/09/04 作者:新聞整理

 

保時捷首部純電跑車今日於三大洲全球零時差同步首演登場,在柏林為活動揭幕的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 表示:「超過七十年歷史,保時捷寫下傳奇、成就不朽,更一次次創造驚喜滿足車迷的期盼後,Taycan傳承保時捷的品牌資產迎向未來。今日,是全新時代的正式來臨。」

 

這款四門轎跑車擁有保時捷一貫的性能表現與車聯網功能,同時具有高度日常使用性。另外,先進的量產模式與車內數位功能使Taycan在永續性與數位化領域定義全新標竿。Porsche AG研發部門執行董事會成員Michael Steiner強調:「先前我們許諾在朝電能時代邁進的同時,保有品牌一貫跑車特色。如今,我們透過Taycan實現了承諾,保時捷首款純電跑車不僅在科技與駕馭操控上令人熱血沸騰,全世界車迷也如對待傳奇性車款般,對其引頸期盼。」

 

動力編成上率先推出Taycan Turbo S 與 Taycan Turbo車型,不僅搭載Porsche E-Performance 最先進科技,也是現行量產車款中具備最強性能表現的車款;入門動力搭載全輪傳動車型預計將於明年登場;Porsche Taycan 的首款衍生車型 Taycan Cross Turismo 也預計將於明年初入列;同時,保時捷也預計在 2022 年前對電動車發展領域投資超過 60 億歐元。

 

  

預接單超過700  保時捷首款純電跑車2020年抵台

Porsche 首款純電跑車Taycan自2018年6月公布車型名稱後,即獲得全球車迷高度關注,去年11月起台灣市場與全球同步啟動『Porsche全新純電跑車Taycan 預購專案』,受到國內消費者廣大迴響,至今累積突破700張預接單;隨著Porsche Taycan 全球發表,台灣保時捷亦積極規劃於2020年正式導入,同時布局全台充電網絡設施。針對台灣市場Porsche Taycan 產品規格支援Type 1 (美規AC 交流電充電,與CCS1 規格DC直流電快速充電,目前與全國超過1,000座公共交流電充電設施相容。

 

除既有的充電網絡,台灣保時捷將與合作夥伴獨家引進800伏特電力技術,可支援5分鐘內快速充足行駛100公里所須電量。高速充電站將會率先建置於高速公路與全台授權Porsche Centre。此外,全台保時捷經銷服務體系也為全新Porsche Taycan 到來,在維修軟、硬體全面升級,提供準車主盡享安心的電動性能駕馭體驗。

 

台灣保時捷CEO Mr. Mathias Busse 表示:「台灣保時捷將會與飯店、購物中心、高爾夫球場合作,佈建AC 交流電充電站。為迎接全新Porsche Taycan 與電動車時代的來臨,台灣保時捷從一年前著手相關建置計畫,從充電設備的佈建、服務與維修體系的配套措施等,將會在Porsche Taycan 正式抵台前逐步完善。台灣保時捷已做好充足準備,在Taycan 進入台灣市場的同時,提供消費者無縫接軌的零時差品牌體驗。」

 

 

性能與效能

結合高達 560 kW 的超增壓(Overboost)功率與彈射起步功能,旗艦車款Taycan Turbo S可輸出動力高達560 kW(761 PS),Taycan Turbo 則為 500 kW(680 PS);Taycan Turbo S 可在 2.8 秒內完成 0-100 km/h 加速,Taycan Turbo 0-100 km/h 加速則可在 3.2 秒內完成。Turbo S 車型續航力高達 420 公里,Turbo 車型則超過 450 公里(皆符合WLTP 數據)。兩款車型極速皆為 260 km/h。

 

相較一般電動車配備 400 伏特動力系統,Porsche Taycan 為首款搭載 800 伏特動力系統的量產車款,創造獨步全球穩定且優異性能表現。這對Taycan駕駛而言是極大的優勢:僅需 5 分多鐘便能透過高速充電站的直流電,充電至 100 公里續航力WLTP 數據)。在理想狀況下,電池從 5 % 充電至 80 % 僅需22.5分鐘,充電功率更高達 270 kW。性能電池升級系統(Performance Battery Plus)的鋰電池輸出功率高達 93.4 kWh。此外,車主也可在家透過最高 11 kW功率的交流電輕鬆充電。

 

 

延續保時捷 DNA的嶄新外觀

Taycan 以極簡純粹的美學風格,同時保留不容認錯的保時捷設計 DNA,擘劃全新時代的來臨。車頭視覺效果極其寬闊扁平,更強調俐落的雙翼弧線。車身輪廓以往車尾後掠的運動化線條作為主軸,明顯的側面弧線也是 Taycan 的特點之一。洗練的座艙、內收的後擋風玻璃以及雙翼突出的肩線提升了車尾視覺感受,呼應保時捷經典設計理念。此外 ,Taycan 也具備創新元素,如整合至車尾燈條具琉璃質感的「Porsche」字樣。0.22 的風阻係數賦予 Taycan 絕佳效能表現與續航力。

 

 

寬帶狀螢幕的獨特內裝設計

Porsche Taycan儀錶配置以全新設計與清楚明瞭座艙結構,象徵新時代的開端。獨立曲面設計的儀錶板構成前方中控台至高點,陳設以駕駛為中心並確保所需資訊一目瞭然。中央 10.9 吋資訊娛樂顯示幕與可選配的乘客顯示幕相結合形成黑色玻璃面板,視覺上與內裝融為一體。操作介面均為 Porsche Taycan重新設計,大幅減少實體按鍵與旋鈕,以直覺化觸控操作及語音辨識功能取代,僅須說出「Hey Porsche」指令即可啟動操作。

 

Taycan 的內裝除傳統皮革與布料材質外,更提供多種運用高科技環保概念開發的材質選項,與純電動車環保永續的理念不謀而合。「足部空間」,亦即後座足部空間的電池下凹處,確保後座舒適並賦予跑車經典的低矮坐姿。Taycan 也提供兩處行李廂:前行李廂具備 81升的容積,後廂則提供 366升。

 

 

創新的驅動馬達與二速變速箱

Taycan Turbo 與 Taycan Turbo S 於前軸與後軸分別搭載一具效能極佳的電動馬達,使Taycan 屬於四輪驅動車款。兩款車型與一致的功率輸出源自於永磁同步馬達的高效能。電子機械、變速箱及脈衝變流器分別整合成一具精巧的驅動模組,這些模組提供現今市面上最高的功率密度(每公升封裝空間的輸出功率)。 

 

Taycan 電動馬達中有一特殊的「髮夾型繞組」,髮夾技術使電線緊密包覆定子,在有限的體積內增加銅線數,達到相同容積中能夠輸出夠高的動能輸出與扭力目標。Taycan 的後軸具備保時捷創新研發的二速變速箱。第一檔提供 Taycan 更高加速力道,有助於靜止起步;齒比綿長的第二檔即便在高速行駛時,仍確保高效率及功率儲備。

 

 

以中央網路控制的底盤系統

Taycan 底盤使用中央網路控制系統,內建的保時捷 4D 底盤控制系統可即時分析並同步所有底盤系統。創新底盤系統包含主動式三氣室氣壓懸載系統,附保時捷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PASM)電子阻尼控制系統,以及包含保時捷運動化動態底盤控制系統(PDCC Sport)電子機械式防傾翻穩定系統,結合保時捷扭力分導升級系統(PTV Plus)。配備兩具電動馬達與動能回收系統的四輪驅動控制系統是獨特的嶄新技術。高達 265 kW 的輸出功率使 Taycan 的動能回收功率遠高於大部分競品車款,駕駛測試數據顯示約 90% 的日常煞車得以透過電動馬達執行,無需啟動車輪煞車。 

 

駕駛模式的配置基本上與其他保時捷車系相仿,但 Taycan 受到特殊設定輔助,以確保車輛妥善運用純電系統的優勢。Taycan 提供四種駕駛模式:「續航」、「一般」、「運動」、「運動升級」;此外「個人化」模式使個別系統得以依照需求單獨設定。

 

 

於三大洲全球同步首演

Porsche Taycan於北美、中國與歐洲三地同時發表,也是保時捷首部純電跑車主要銷售市場。三處發表會場地點分別強調三種永續能源:尼加拉瓜大瀑布位於美國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邊界上,強調其水力發電能源;位於柏林旁邊的新哈登貝格鎮的太陽能發電廠代表太陽能潔淨能源;而位在福建省,距離福州市約150公里的平潭島的風力發電廠則象徵風力發電能源運用。保時捷希望透過這三場以永續能源為主軸的發表會,以五感瞻仰大自然威力的同時,體驗品牌首款純電跑車的強悍動力性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