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UCY愛車

Honda Goldwing 18
0

綜觀Goldwing 1800的外觀,輕易地能一眼辨識出其大氣車格與非凡質感,揉入以美學概念所打造的整流罩,全車從車到尾皆符合最佳空力設定...

車壇直擊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295萬起!小改 Volvo XC90 正式發表

演繹賽道精神!Ferrari 296 Speciale 空力、性能再進化,2,385萬起登台!

想像一下,一台中後置的 Ferrari、搭載 880 匹混合動力,並擁有量產車中,你所想像得到最為精密的空力設計,能不讓人癡狂嗎?That is 296 Speciale!當眾人在賽道上為...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更輕、更快!Lamborghini Temerario Alleggerita 抵台亮相

焦點路試

BMW 840i Gran Cou
é M Sport

凌駕世俗之美

睽違20年再度現身,8-Series挾帶著最新科技含量,以及穠纖合度的修長身型,正式宣告最美豪華轎跑再度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經典的Coupé車型之外,包含本次試駕的...

焦點路試

Mercedes-AMG CLA 45 4MATIC & Shooting Brake

孿生性能獵跑

2016/12/29 作者:王立儀 PHOTO-陳弘智/劉育丞

 

 

 

 

 

若您對Mercedes-Benz CLS情有獨鍾,但卻不需大乘坐空間,同時要有更靈巧的操控性,CLA可說是最佳選擇之一,而近期在台正式發表的CLA小改款車型,更在內外皆有變革的進化下,再展新生跑房魅力。

 

Mercedes-Benz於2013年北美車展中,向世人發表採用新世代MFA前驅底盤架構的全新四門轎跑-CLA車系,隨即便以4-Door Coupe的絕美身型設定風靡全球車壇,而Mercedes-Benz Taiwan也沒讓國內消費者苦等太久,於同年即導入CLA於國內販售,而CLA一推出便極受年輕族群的歡迎,開出持續看漲的銷售佳績,在隔年11月,Mercedes-Benz更帶來了隸屬CLA車系中的另一系列猛將陣容,也就是CLA Shooting Brake車系,以4-Door Coupe的基礎,混合Shooting Brake的獵豹匍匐姿態,並搭配擴充的置物空間表現,同樣隨即獲得各方好評,也奠下了CLA車系後勢持續看漲的基礎。當然,初代CLA雙車系已擁有相當完整的動力編成,包含性能旗艦CLA 45 4MATIC、CLA 220 CDI、CLA 250及後續追加的CLA 200入門車型,皆在不同部分展現CLA車款的魅力。2016年紐約車展中,Mercedes-Benz正式將小改款CLA雙車系搬上舞台,Mercedes-Benz Taiwan在9月份也將其完整導入販售,提供200、250與45等三種汽油動力車型選擇,本回所試駕的CLA 45 4MATIC Sedan/Shooting Brake雙車型,不僅掛上了象徵跑格的Mercedes-AMG品牌名稱,同時也以超越小改款工程的進化幅度,展現青出於藍的旗艦態勢。

 

兩車型擁有相近線條走向,最大差異在於車尾設計。

 

 

扇形尾燈組散發有如箭頭般的光芒火炬式意象。

 

獨特獵豹姿態

第一眼見到CLA 45 4MATIC Shooting Brake,必會被那絕美的車身線條所吸引,其不僅承襲Coupe轎跑的車身線條,而其設計語彙當中,則可發現與經典的五門獵跑CLS Shooting Brake如出一轍,只是車身尺碼有所縮小,但穠纖合度的緊湊車身,則是將Shooting Brake一詞形容的更加完美,車頭飽滿隆起的引擎蓋延伸至水箱護罩隆起的線條,搭配銀色雙柵式水箱護罩、更為乖張的前後保桿設計,營造出兼具動感與質感的視覺亮點,而在銳利的頭燈造型內,內置具有高辨識性與高亮度的LED燈具與日行燈組,打造出令人難以錯認專屬設計語言。除車頭獨特的倒梯形進氣口所展現的噬路霸氣外,車側也由兩道強壯且肌理線條明顯的折線,勾勒出動感性格,透過這兩條立體線條的交織,搭配由急速宣洩而下的車窗折線,與連結車尾的半月形車身線條,形成極具層次與緊緻腰身的車側輪廓,此外,AMG專屬的18 吋十輻式輕合金輪圈及紅色煞車卡鉗,也在底部轉動跑格氣勢。車尾部份,短捷的車尾造型,突顯出緊湊的車格特性,展現獵跑所獨有的風格,而成為視覺焦點的扇形尾燈,其所散發出有如箭頭般的光芒火炬式意象,搭配AMG專屬雙側四出式尾管與高姿態尾翼,不難看出CLA 45 4MATIC Shooting Brake所要展現的跑格風範。

至於CLA 45 4MATIC四門車型,則是與Shooting Brake車型散發不同氣勢,少了尾端隆起的掀背格局,取而代之的是相對低調、也相對簡潔的小而美之臀型展現,再者,其選配上了要價6.6萬元的AMG空力套件,經由亮黑色前擾流下緣加大、前後保桿兩側黑色鰭片與亮黑色AMG後尾翼,在外觀細節上更有競技氣息,不愧對Mercedes-AMG品牌名。而同樣列為選配的夜色套件,也在包含整車空力套件、車側後視鏡護罩及窗框下緣等處,染上亮黑色塗裝,加劇其質感表現。

 

內裝設計以跑格混搭豪華風貌呈現,深刻發揮品牌獨一無二設計美學,體現車系頂端之旗艦概念。

 

排檔鞍座後方標配操駕模式切換旋鈕。

 

儀錶板採雙環式搭配中央小型螢幕設計,具備良好辨識度。

 

競技氣息瀰漫

除了外觀精采外,此雙車型駕駛艙鋪陳也同樣有看頭,同時並未有配備上的明顯差異,僅在部分飾板材質及配色上有所分別。打開厚重的前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AMG跑車化桶型座椅,其採用了一體式設計,不但擁有絕佳的視覺效果,在乘坐感方面也相當優異,不論是包覆性及支撐性方面皆可說是無可挑剔,而在亮紅色安全帶的點綴下,則再次加深了其競技取向的賁張個性,再者,原廠還為其換上了三幅式的運動化方向盤,以Nappa高質感皮革包覆,下緣切平的造型設計下,動態操駕手感也一併向上提升,方向盤後方則附有換檔撥片,能在任何模式下進行手動換檔,盤面上另外還整合了多功能快捷按鍵,音響設定及行車電腦資訊切換彈指間便可搞定,至於經典的雙環式儀錶板,也改採AMG專屬樣式作呈現,並植入碳纖維飾版,對應其性能化訴求。在中控台部分,上方5.8吋全彩LCD螢幕,外框部分採用了亮面黑色鋼琴烤漆,最外圍的邊框還施以銀色飾板處理,與Comand操作總成做呼應,此外,其同時整合了行車電腦、手機藍牙連接控制以及音響功能,豐富整體車內視聽表現。另外冷氣出風口採用了十字形鍍鉻設計,加上大面積的多材質飾板,再搭配上車室座艙內隨處可見的紅色縫線,妝點出濃烈的性能質感。

 

冷氣出風口採用了十字形鍍鉻設計,交錯豪華質感。

 

Shooting Brake車型擁有1354公升的最大擴充容量表現。

 

除了搭載猛爆動能外,4MATIC四輪驅動系統的全時發揮,也讓其擁有更高的激烈操駕寬容度。

 

頂級動能展演

CLA 45 4MATIC雙車型所搭載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以極盡性能化的表現獲得全球車迷的一致讚賞,並在全鋁合金曲軸箱、輕量化鍛造曲軸、鍛造活塞、低摩擦係數活塞環等引擎科技的加持之下,達到無所畏懼之硬派動能輸出,其可在轉速達6000rpm時爆發出381hp最大馬力,並於轉速2250~5000rpm間,榨出高達48.46kgm的峰值扭力,再搭配上擁有綿密齒比設定的AMG Speedshift DCT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讓CLA 45 4MATIC僅需4.2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Shooting Brake車型也僅需4.3秒即可完成。

 

搭載2.0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381hp最大馬力與48.46kgm峰值扭力。

 

優異操駕態勢

為了盡可能提供穩健的行路體驗,原廠為其雙雙配置上了4MATIC四輪驅動系統,一方面能使其擁有更加的穩定性及循跡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這超過380hp的強悍動力,能夠肆意的揮灑,這套4MATIC系統在一般模式下,主要以前輪驅動,以帶來更好的油耗表現,但如電腦判讀到打滑的情況產生,電動液壓多片式離合器與後軸差速器將後輪整合至驅動行列中,以 50:50 的前後扭力輸出,維持車身動態中的循跡性,與其趨向硬派的直覺懸吊反應可說是相得益彰。實際上路後可以發覺其起步反應相當靈敏,同時超高的動力輸出也不會帶來過於猛暴的不適感,當然,Shooting Brake車型的後軸在攻克彎道時會較一般車型稍微延遲一些到達穩定狀態,但在4MATIC系統的加持下,動態表現已可說是相當優異了,至於加速反應部分,雙車型皆擁有動力隨傳隨到的優勢,超車或是想小熱血一下時,此優勢絕對能帶來暢快跑格體驗,而透過運動化操駕模式及換檔撥片,可將熱血感受再次提升,發揮車輛硬派之性能訴求。

 

Mercedes-AMG CLA 45 4MATIC Sedan/Shooting Brake

車型

CLA 45 4MATIC/CLA 45 4MATIC Shooting Brake

車價

327.3萬(含選配)/314.3萬(含選配)

引擎形式

1991c.c. 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

381hp/6000rpm

最大扭力

48.46kgm/2250-5000rpm

變速系統

AMG Speedshift DCT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

驅動方式

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尺寸

4669×1777×1416/1417mm

軸距

2699mm

車重

1585kg

配胎

235/40 R18

0-100km/h

4.2 sec/4.3 sec

極速 250km/h

 

Top